English

与枪弹争夺生命

——记第三军医大学野战外科研究所的创伤弹道研究
2000-04-12 来源:光明日报 顾勇华 陈琳 刘远桥 我有话说

一群科学家顽强探索枪弹等武器破片创伤的奥秘,使无数受伤者获得新生,受到联合国专业委员会的重视——

一群卓越科学家顽强探索创伤奥秘,创建了我国自己的“创伤弹道学”并很快将其提升到世界前沿水平。今年元月底,他们研制的扫雷防护装具在北京通过定型鉴定,被联合国扫雷委员会列为技术示范。

走向巅峰

随着武器更新换代,枪弹和破片对人体的损伤程度不断加大。针对这种情况,现代“创伤弹道学”这一医学与弹道学相交的学科应运而生。

70年代末,重庆第三军医大学附属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第六研究室主任、教授刘荫秋,受命率部研究创伤弹道学,迈开了我国科学家在这一领域的第一步。

研究是极其艰苦的,要从最基础的资料积累做起。六室的同志们到塞外进行弹头、破片致伤效应及机理实验,忍受了凛冽寒风、漫天风沙的折磨;到某战区前线调查伤员伤情与致伤武器关系,足迹遍及所有野战医疗所、师医院和大部分团卫生所。

研究很快有了收获。1981年9月,第四届国际创伤弹道学术会议在风光旖旎的瑞典召开,研究参与者之一王正国代表中国科学家与会,他宣读的论文得到各国学者重视。到1985年,国际会议副主席杨森、秘书长柏林教授等外国专家应邀来华访问、参观和考察,一致认为我国的综合研究能力已经紧随美国位列世界第二,并提议第六届国际创伤弹道学术会议在中国召开。1988年11月初,第六届国际会议在中国重庆成功举行,与会10个国家的专家提交论文210篇,其中出自中国专家之手的就有173篇。

独辟蹊径

奋起直追的研究离不开非常规的科学思路。刘荫秋在摸清多种高速枪弹和破片致伤特点及其量效关系的基础上,抓住当时国内外研究者还较陌生的“远达效应”为攻关对象。“远达效应”,即枪弹或破片击中人的大腿或腹部,其心、肺及脑组织等可见程度不同的出血。这种情况的发生率高达70%左右,目前尚无诊治良策。刘荫秋和他的同事们在广泛调查、反复实验后认为,出血的根源在于致伤瞬间冲击压力压迫伤道周围的大血管,继而循环管路系统的血流骤然发生剧烈扰动。

基于这种科学设想,他们制定了周密的“八五”课题计划。为了实验精确,课题组成员李曙光和王建民副研究员勇挑重担,废寝忘食,充分发挥他们相关知识扎实的特长,创建了与生物相似性好、数据稳定、重复性强的体外循环管路系统,为深入探索提供了有利条件。通过大量的模拟介质和400余只动物实验,高速火器伤远隔脏器损伤机理——“血流扰动学说”诞生了,这类损伤发生的条件、发生率及对伤情转归的影响也相应提出来了。阐述这一学说的论文,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赞同与关注,并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和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。

爱兵情深

横跨70年代和80年代的十几年间,中国云南边境战火纷飞,出现了总面积数百平方公里的地雷区。到战争结束时,残留的地雷及其他爆炸物还有30多万件。而且,战后扫雷还是一件国际事务,联合国有专门委员会分管此事。

在前线的那些日子里,六室的专家们面对的何止是让人煎心的枪弹创伤!多好的小伙子,早上还活蹦乱跳的,回来一条腿没了——被饿虎般的地雷吞噬了。险情就是命令,带着前线官兵的期望,他们创制了一种轻便高效的防雷鞋。先后有数百位战士多次穿上这种防雷鞋,不分晴天雨天,无论白昼黑夜,平安地执行了多项军事任务。今年1月底,他们研制的防雷鞋以及配套的扫雷装具在北京通过定型鉴定。这一成果受到国际社会重视,联合国扫雷专业委员会还指定中国为国际扫雷人员培训基地。

随着岁月的流逝,新一代创伤弹道专家成长起来了,现任六室主任李兵仓43岁,王建民博士37岁,赖西南教授47岁……这个专家群的平均年龄才30多岁。他们在前人奋斗的基础上,为我军将士提供生命和健康之“盾”,也为研制效率更高的“矛”提供理论依据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